記者 田丕
在8月下旬推出的《關于2024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的公示》中,來自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石門鎮鐵佛小學的教師包芳,入選了全國優秀教師擬表彰對象名單。
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記者和包芳老師聊起山區教育、心理健康等話題,從她的言語中,能夠看到,作為一名從事教育行業30年的“老”教師,她依然充滿了對工作無限的活力和沖勁。
包芳在課堂上
記者:您是什么原因選擇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尤其是在山區農村?
包芳:我今年49歲,1994年畢業于安康師范學校。我的父親是一名長期在邊遠農村學校教書的小學教師,他關心愛護學生,是學生家長尊重的好老師。受他的熏陶,我從小就立志當一名農村學校的好老師。初中畢業我選擇了安康師范學校。在就讀師范院校時,我給自己定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處事準則。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不斷地在教育教學上研習和創新。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互動式教學,并立足校本教研,形成了一套日趨成熟、扎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完成學校安排的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我還關注到農村留守兒童,兼職承擔了住校生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把孩子們培養成身心健康、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全面發展的陽光少年是我不變的奮斗目標;孩子們能把我當成最親的人,讓我感受到滿滿的職業幸福感;孩子們的笑臉,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認同,是我人生價值的一點點體現。我深知教育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啟迪和人格的塑造。在鄉村,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夠為這些山里的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希望,幫助他們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夢想;其次,我對鄉村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情懷。我來自農村,深知農村的生活條件和教育環境。我希望能夠回到農村,用自己的所學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同時,我也被鄉村淳樸民風所吸引,那里的人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切;我選擇成為鄉村教師,一直扎根鄉村,也因為留守兒童那一雙雙渴望愛的眼睛。工作30年,一直在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我知道有太多的孩子需要我去關愛、去陪伴?吹剿麄兊狞c滴進步,我都會感到很欣慰。所以,我舍不得離開他們。
記者:在山區農村教學有哪些特別的挑戰?您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特別是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
包芳:山里外出務工的家長很多,這樣留守兒童也比較多,從而導致孩子缺乏父母陪伴和關愛,特別是家庭教育不足,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可能不足。
在我家訪的過程中,我發現一部分孩子由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照顧,孩子是家庭中心,給予的都是愛,甚至是溺愛;一部分孩子沒有祖父母的照顧,寄養在親朋家甚至是遠親家,這部分孩子家庭教育嚴重缺失;還有一部分孩子寄養在留守兒童管理中心,在這里老師作為臨時監護人,不可能對每個孩子做到面面俱到的教育,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所以學校老師的工作不僅要傳授知識,還得關注他們生活。
因此,我覺得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教育教學水平,在課堂40分鐘里讓孩子輕松地學到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能,培養出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勤跟細導、因材施教。老師利用學生在校時間,盡力幫助他們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同時,加強家校溝通,做好家庭教育指導,讓監護人掌握一些科學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及時關注學生情感需求,進行心理疏導,解決他們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戰勝困難。
記者:您為什么認為在鄉村學校開展心理教育尤為重要?在心理教育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實踐和經驗?
包芳:首先,鄉村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面臨著特殊的生活環境和心理壓力,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可能缺乏足夠的關愛和陪伴,導致情感缺失和心理上的孤獨感。同時,鄉村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相對有限,也可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和挑戰。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調節情緒狀態、增強心理韌性;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學業成績、人際交往等方面密切相關。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更積極地面對挑戰和困難,更自信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品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最后,鄉村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鄉村學生提供與城市學生相同的教育資源和機會。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
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我覺得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教育。老師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摸清每個孩子家庭情況;其次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各種反應,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三是做好特殊孩子的個性化教育,和孩子交朋友,用實際行動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物質上給予幫助,心靈上給予安慰,用信任的眼光看他們,相信他們,多鼓勵,少用粗暴的言行去刺激他們,用愛心去感化他們。
包芳和學生交流
記者: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在您的教學中有哪些具體體現?您如何結合當地文化和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
包芳:我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讓孩子輕松健康成長。”這一理念貫穿于我的教學實踐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學生為中心:我始終將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放在首位,尊重他們的個性和差異。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交流,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我也注重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變化,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用愛心溫暖每位學生。
全面發展: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因此,在我的教學中,我不僅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發展。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讓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升。對孩子多一點贊揚,讓他們找到自信。
關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學習風格、興趣愛好和成長背景。在我的教學中,我注重因材施教,讓學生做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優秀就行。同時,我也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得到更好的發展。
記者:您對鄉村教育的未來有何展望?您認為如何進一步改善鄉村教育,特別是心理教育方面?
包芳:國家各種針對鄉村教育的優惠政策讓我們更加堅定了鄉村教育未來可期的信心:營養改善計劃讓孩子有了健康的體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增加了老師收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讓農村教育的軟硬件縮小了和城市的差距。社區和家校合作更緊密,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態。
對于改善鄉村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我認為: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要配備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另一方面要對現有老師搞好專業培訓;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特別是學校的信息化建設要保持與信息時代更換的速度,充分利用遠程輔導,強化心理健康資源庫建設;三是優化育人環境,依法保護教師,讓教師安心育人,讓他們對學生敢管,還戒尺給老師。